涧西区的张女士患胆囊结石20年了,医生告诉她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切除胆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张女士及家人坚决反对。“上帝给了我们胆囊,一定有它的作用,是不能随便摘除的。”张女士说。可任凭他跑遍省内大大小小的医院,“尝遍”了各种排石药物,结石在每次体检中还是一次比一次增多、增大。这给张女士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经多方打听,最终选择在中信重机中心医院实施保胆取石治疗。 入院后经核磁检查提示:肝左叶肝内胆管近段扩张,胆囊体积明显增大,胆囊颈部见多个结节状低信号影,胆总管中上段扩张;彩超检查发现其胆囊颈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结石,其一直径约1.5X1.0厘米,胆囊大小约16.5X5厘米。胆囊肿大,张力高,有腹膜刺激征。而传统开刀手术损伤大,易损伤胆管,严重者导致胆汁漏至整个腹腔,出现腹膜炎危及生命。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张宝善教授、周望先教授、腔镜外科主任史建安、主治医师王陆军、麻醉科主任唐文敏等人共同为其实施了经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获得成功。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底部见胆汁呈黄白色,数枚黑色的结石位于胆囊管口处,镶嵌于胆囊粘膜层内,其中一枚直径约0.5厘米的结石堵塞于胆囊管入口处;用取石钳夹开结石表面的黏膜层使结石松动,取石篮分数次将结石取出。手术历时三个小时,取出大小不一的结石10余颗,成功保留了胆囊,腹部仅留下2个最大只有1厘米的创口。出院后张女士逢人都说,站在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想方设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创伤,该院这种手术太有人情味了!真没想到中信重机中心医院微创技术如此专业,非常感谢王德院长、史建安主任,是他们给了我自信,实现了我的保胆梦! 当天下午3时,两位专家在中信重工科技大楼三楼国际会议中心与中信重工部分职工及该院医务人员近300人,针对目前国内胆囊结石的规范治疗、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的进展等相关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讲座与交流,使参会人员受益匪浅。 张宝善教授说:“中信重机中心医院抓住‘重点突破,高层次突破,低层次运行’的理念,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重点学科,‘走出去,请进来’,抢抓机遇,制定出突破性发展战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值得在全国推广,第六次全国微创保胆学术大会将选在洛阳中信重机医院。”他表示,作为一家二级医院,微创技术能得到迅速发展,效益连年持续增长,值得祝贺,这与王德院长的“两院学科错位发展”的构想息息相关,历年来的实践也印证了这个构想符合医院长期发展的需要。他衷心祝愿,中信重机中心医院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创新和发展这种构想,让它成为一种新时期医院发展的模式。
大家一致认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生及患者观念的转变,胆结石“一刀切”的手术方式必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保胆取石”将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主流方式。
张振立,业务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洛阳市腔镜研究所所长,中信中心医院腔镜微创外科首席专家,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河南省抗癌协会委员。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8年,1992年率先在河南省开展腹腔镜临床应用和研究,倡导和推广腹腔镜技术,在豫西地区享有盛誉,研究的腹腔镜技术成果在医院落地开花,使腔镜技术在普外、泌尿、胸外、妇科等科室全方位高水平发展。2008年中信医院腔镜外科被洛阳市卫计委评定为洛阳市医学重点专科,并建成洛阳市腔镜研究所和培训基地。本人积累3000余例手术经验,擅长腹腔镜下胃癌、直肠癌切除、腹腔镜保胆取石、复杂肝内外胆管取石、腹腔镜疝修补等高难手术。撰写专著3部,发表《腹腔镜下650胆囊切除术后经验分析》等文章2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
|